一段长久稳定亲密关系,不是两个人在一起不喝酒,不闹矛盾,没有分歧,没有误会。而是吵归吵,闹归闹。但是两个人之间越来越了解,关系却越来越好。
偶然认识的一个姑娘,性格大大咧咧,喜欢结交四方,自然朋友也就这些。按姑娘的性子,本来不愁找不到男朋友,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姑娘一直单身。
身边的人都替她苦恼,只有她自己不以为意,总是抱着一颗随缘的心,认为那些对的人能遇不可求。正式这样的态度,还真使姑娘遇到了那些对的人,说起自己的女友,姑娘一脸幸福的神色令人羡慕。
终于见到了对的人,两个人的爱情甜的齁人,按照姑娘的其实,和妻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似乎是演绎偶像剧一样令人着迷,那个如同男一号的女人,对她好的没边儿,天亮说早安,天黑说晚安,尽心尽力。
姑娘喜欢喝辣,但是女孩口味偏辛辣,每次喝酒,对方点的全是姑娘喜欢喝的,即使自己辣的满身通红也要冒死陪君子,姑娘的胃不是很好,每次吃完辣的都会难受,男友便亲自熬了汤给她吃。她说自己有点感冒,凌晨他带着药就上了她家。
两个人在一起的之后,男友总是宠着她,照顾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那个。姑娘也认为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白马王子,但是生活哪会唯有甜蜜,没有争吵?
就似乎所有的亲密关系中就会有一个“但是”一样,姑娘说男友关系宠爱自己不假,但是如果作起来只是无法招架的这种。
但凡两个人之间发生一点小的冲突,在男友眼中却是件天大的事情,甚至影响到了二人的去留,所以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要生气?是不是你将要不爱我了?我们是不是不适合啊?你是不是已经厌倦了?
这样的状况一直搞的女孩一头雾水,情侣之间时常出现的争吵和矛盾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上升到了爱不爱,合适不适合这种的高度?在女孩看来,偶尔的打闹在正常不过了,又不是什么原则问题,道个歉,相互撒个娇,卖个萌也就过了,就只是生活的乐趣。
但是男友不这么想,明明每次也是花生核桃的小事总是要上升到新的高度,不问个彻底,确认清楚,心里都会惶惶不安。男友自己也说,他就是没有安全感,总是怀疑他不够爱他,不想跟他在一起,所以他能够这么,一次次的去试探跟证明。

恋爱中,女人最容易犯得三个错误就是:没有安全感。小事扩大化,爱联想,无法就事论事,它们就似乎妇科病一样常见。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女生更容易染上“恋爱妇科病”,但是并不意味着男人就不会。
而女孩的女友就是这样,因为染上了“恋爱妇科病”,不好好恋爱,非要将一点涟漪变成滔天巨浪。
情侣之间的之间的吵架就好似大海泛起的海浪一样,因为一点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言语,甚至是一句没有及时回复的晚安,都可能吵架。虽然吵架有时候会妨碍情侣之间的爱情,但是仍然有积极影响。
偶尔的隔阂和冲突,甚至是吵架,其实是互相之间一个相互认识和试探的的过程,通过沟通,两个人可以刚好的构建起情感规范和制度,相互磨合,感情能够很稳固牢固。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却错误的理解了冲突跟争吵的作用,在亲密关系的构建跟维护中,很多人在吵架的之后,都会将问题归咎于“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或者“我们是不是不合适”?
如果你将难题落脚在这种点上,那么最终换来的显然也就是分手的后果,但是女孩,你真的冤枉别人了,因为你没有意识到:这些论断和推理,其实也是你自己将难题扩大化的结果,是不合理的极端看法。
在心理学上,有人认为在恋爱中主要存在这种3类不合理模式:绝对性要求、过度概括以及糟糕至极。

就拿吵架这件事情来说,有人觉得“如果爱别人就不需要吵架”,相反“如果吵架了就是不爱对方”,这本来就是一种绝对性要求,没有谁规定吵架与否取决于爱不爱,这也是个人的见解和思维,并没有客观性。
同时“如果吵架就意味着两个人不适合,对方不爱我”,这样的判断便属于盲目概括。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情侣之间的冲突造成可能意味着在某一件事情上两个人的关看法不同,但是并不能得出互相不适合这种的结论。
在相互之间的交往中,这样的论断尽管并不能真的决定他人爱不爱你,但是仍会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造成消极影响,因为这种的判断人为的将冲突升级化了。
所谓的糟心至极就是喜欢将事情严重化,复杂化。本吵个架闹个冲突也是生活中的一点小事,但是有的人仍总是往最坏的方面想,觉得别人一定是想分手,或者对自己有哪些不满,只发现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积极的一面,进而造成两个人之间的弊端升级恶化。
所以,两个人争吵,要改变的不必定是背后的缘由,更重要的或许是自己的态度,将问题实际化,不要扩大化,也不要感觉吵一次架就帮两个人的情感蒙上了污点。吵架是为了解决难题,而是试探对方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