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文章的大意说的是恋爱中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最后的总结是:
关于感情,最悲哀的是,父母教给我们的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
在父母的那个年代,感情和衣服一样,修修补补就好,现在的感情则更多的追求尊重自身和他人的本性。
比起琼瑶式的盲目相爱,更多的理性地寻求一个合适的人。
那些我们从父母身上看到的爱情法则,有时候正是毁了爱情的元凶。

还记得在小学的时候看偶像剧看到过一句当时奉为真理的台词:爱一个人就应该爱他的一切,接受他的一切。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句台词,不知道祸害了多少纯情少女。
如果爱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这样的爱显得过于盲从,也没有任何价值。
我们爱上一个人可以从他的外貌开始,也可以从一件事开始。
可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爱上这个人,都不可否认我们起初爱上的只是这个人的一部分,随着你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你看到的他也就更多,这其中也许会有你不能接受的一部分,如果因为当时爱上的一部分的他就要接受全部的他,未免显得为难自己。
举个例子:
如果你不喜欢抽烟的男人,恰好有一天你发现你的男友有烟瘾。
接受他的这个爱好,就要忍受他抽烟;不接受,就要失去这个男人。
选择接受,要么你努力适应他,感情出现问题,就不能拿抽烟这件事出来说,更不能以包容他抽烟作为你付出的筹码;
要么你们之间达成某些共识(戒烟或者不在你面前抽烟);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你们在后续相处上就会因为他抽烟这件事屡屡发生矛盾。
包容一个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这意味着你必须改变自己迎合他。
而被包容的人,处处都能感受到包容他的那个人,有着一股优越感。
需要一方包容另一方才能得到的爱情,从根本上就不是平衡的:
包容者:你看,你做什么我都会包容你,你还要我怎样?
被包容者:我这么不好,你为什么不说?你时时刻刻像个圣母,让我觉得我很差劲。
所以如果一段感情里,有一方无限包容一个人,被包容的一方,并不会在这段感情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有情自能饮水饱最后都会在生活的烟火中磨灭掉所有的幻影,那时候的状态才是爱情原本的样子

后台有个姑娘说恋爱几年的男友接受了家里安排的姑娘,在大年三十把她赶走了,让姑娘愤愤不平的是,恋爱的这些年,她包容对方的一切,照顾他的起居,这不但没有得到男友厮守的心,还把他推远了。
我问起她是否还要继续包容对方,她的回答是,只要能在一起,苦点累点也愿意。
可为什么要在一起吃苦受累呢?
孤独的双倍是更孤独,苦累的双倍是更苦更累。
也许很多人能在这位姑娘身上找到共鸣,认为他们为对方付出了一切,即便苦点累点,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
这样的爱,谁能说不够好呢?
可包容一个人的一切真的就是好的吗?
就像上面的那位姑娘一样,包容一个人,无限地包容对方并不是真的很爱他,更多的,是爱能包容的自己。这让她在这段关系里收获了一些优越感,更让她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对这份感情付出了很多,对感情的期待也就更高。
我们都知道之所以找一个爱的人,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一昧地包容一个人,是不会让对方有所成长的。
不敢对对方有要求的爱,要么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要么就是用这种包容来显示自己在爱情里地位。
相比包容对方,我更希望你对他有一些要求,没有那一对爱人是天生适合的,好的爱情,都有一个不停磨合的过程。

如果有自己的感情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关注老师公众号后就可以私信直接咨询了哦。